河北在线-河北-体育-娱乐-财经-汽车-房产-女性-健康-旅游-科技-教育-传媒-每日邢台-每日保定-邯郸热线-秦皇岛视窗-张家口之窗-唐山网-承德网-廊坊信息港-沧州热线-衡水信息港-石家庄在线 Rss
当前位置: 河北在线 > 脱贫大决战:贵州大扶贫系列报道之十三

脱贫大决战:贵州大扶贫系列报道之十三

河北在线 发布时间 2017-04-14 15:47 编辑:李编 我要投搞

凝心聚力战贫困  昂首阔步奔小康

——贵州赤水市奋力掀起波澜壮阔的决战脱贫攻坚攻势

  

谭海到官渡镇龙宝村贫困户陈其龙家中开展帮扶工作

近年来,赤水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坚持脱贫攻坚统揽全局,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信心和决心,立下“军令状”、挂上“作战图”,发出了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动员令”,吹响了脱贫攻坚“集结号”,拉开了波澜壮阔的攻坚决战帷幕。

旺隆镇富顺村易地扶贫安置点——富源小区搬迁群众领到新房钥匙

众志成城决战贫困

按照“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的工作要求,赤水市委、市政府保持定力,充分发动各方面扶贫力量,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政领导保持定力。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认真履行扶贫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以上率下、以身示范,做到亲自问症把脉,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督查暗访。强化责任落实,层层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建立干部定责、组织定位、群众定效“三定”工作机制,要求各乡镇党委书记切实做到贫困现状、产业布局、项目调配、人员调度、责任落实“五必清”,村支部书记做到贫困底数、惠农政策、实施项目、带领队伍、攻坚本领“五必精”,驻村干部做到真蹲实访、政策宣传、项目争取、技术指导、结对帮扶“五必到”。强化督查问责,创新开展电视问政、督查问效、作风问责“三问”活动,建立“五必查五抽查”督查机制和“五个一律”问责制度,健全责任“清单”,严明纪律“红线”,不断提升脱贫攻坚的执行力、落实力和控制力。

——挂帮单位精准发力。按照“六个精准”要求,51个挂帮单位深入基层摸清底数,找准“穷根”,明确靶向,精准施策,通过探索扶贫项目“1211”管理模式(即一个贫困村建一个专业合作社,负责扶贫项目管理;贫困村发展两个及以上的主导产业,产业扶贫项目覆盖100%的贫困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群众通过项目链接实现利益分红),以扶贫项目为抓手,建立“127”利益联结机制(将产业扶贫项目建成产生收益后由贫困户按股分红。其中,项目收益的10%用于经营管理工作经费,20%用于扶持和壮大村集体经济,70%用于返还入股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帮扶干部用情用力。领导带头真帮真扶,市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挂帮1个贫困乡镇、1个贫困村、3户贫困户,49名县级领导“一对一”结对挂帮贫困村、帮扶2户贫困户,做到“群众不脱贫,驻村不撤队、干部不脱钩”。认真落实向贫困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和选派扶贫工作队举措,组建60支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选派47名第一书记、301名同步小康驻村干部、2876名市乡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持续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成果,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把服务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工作做实做细。

——整合资源集聚合力。整合攻坚力量,成立市委脱贫攻坚办,与市扶贫办、生态移民办合署办公,各乡镇(街道)按照“531”模式配齐配足5万元工作经费、3名工作人员和1处办公场地,不断壮大攻坚力量。认真贯彻省委“1+10”文件精神,有效整合脱贫攻坚产业子基金、财政一事一议奖补、农村人居环境改造、通村公路建设管护、安全人饮、教育医疗扶贫等政策资源,捆绑使用扶贫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金共同参与扶贫开发,整合实施上海对口帮扶、宏立城公益基金等产业扶贫项目129个,凝聚社会扶贫强大合力。

——扶智为先激活内力。按照“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要求,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思想贫困”,破除“人穷志短”和“等靠要”思想,以致贫原因为导向入户宣传、因户施策,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开展“百姓龙门阵”和“双算双恩”等主题教育活动,推动文化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集中实施文化惠民扶贫项目,激发贫困群众奋发脱贫的热情,不断增强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把“扶贫扶到根上”。

赤水林下乌骨鸡养殖

聚焦精准持续发力

扶贫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也在于精准。聚焦“两率四性”,突出“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认真谋划部署和开展脱贫攻坚“月月攻势”“季季攻势”,有力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

——聚焦产业扶贫精准发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立足赤水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强化绿色产业培育,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狠抓“现代农业+扶贫”。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创新“五统一分”经营理念(统一种苗、饲料、技术、标准、销售,分红利),以农业“十百千万”工程(十万亩金钗石斛、百万亩商品竹林、千万羽乌骨鸡、万亩生态鱼)为重点,培育和壮大扶贫龙头企业26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32个,建成金钗石斛原生态种植7.9万亩、商品竹林85万亩,年出栏乌骨鸡710万羽,根据“127”利益联结机制,贫困对象人均增收1600余元,实现产业扶贫“村村有特色、户户有联结、人人不掉队”。

狠抓“新型工业+扶贫”。围绕打造竹木加工、特色轻工、新医药大健康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积极引进富林电子、云泰家具园、竹韵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3000余人实现就业脱贫。积极帮助赤天化纸业完成扩能技改,培育成为本地龙头企业,2016年在赤水收购竹原料80万吨,支付竹原料款3.9亿元,帮助20万竹农人均增收近2000元。

狠抓“全域旅游+扶贫”。建立“旅游+公司+农户”“旅游+村集体+公司+农户”“旅游+合作社+农户”等旅游扶贫模式,引导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旅游路、发上旅游财。目前,建成示范乡村旅游点15个、农业观光园12个、乡村旅舍100余家,带动发展农家乐300余家、餐饮业2285家、旅游加工企业(个体户)133家、文化娱乐企业31家。2016年,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带动贫困户3000余户7000余人,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聚焦易地扶贫搬迁精准发力。紧盯“四项核心任务”(快建房、快搬迁、快就业、快融入),以“四有四落实”(有归宿感、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落实稳定就业、帮扶包保、环境配套设施和全方位后续服务)为抓手,深入落实“五个三”工作经验,积极探索符合赤水实际的易地扶贫搬迁“三促三增”(促就业、产业、生态,实现移民增收、企业增效、山川增彩)工作新思路,快速推进易地扶贫搬迁。2016年建成26个安置点,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向城区园区搬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597户10587人(其中贫困户1968户7795人),入住率达97%。目前,通过提供园区用工、环卫保洁、园林绿化等岗位,确保2605户2990人搬迁对象稳定就业,实现每户搬迁对象至少有1人就业的目标。

——聚焦基础设施短板精准发力。大力实施交通水利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电力通讯提升“三大工程”,全力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2016年,投入资金17亿元,新(改、扩)建和硬化通村通组公路2102公里,实现“乡乡有客运站、村村通油路、组组通硬化路”。持续开展“多彩贵州·拒绝污染”活动,启动严家河湿地公园一期项目建设,建成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6个村级生态污水人工湿地和11个乡镇垃圾压缩站建成投运。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程,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234户,解决2.8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投入资金1.39亿元,新建3G/4G基站131个,完成2万户乡镇光纤入户,实现移动信号全覆盖、行政村“村村通宽带”。投入1.08亿元,实施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彻底消除 “无电户”。

——聚焦金融电商扶贫精准发力。创新推出“特惠贷+小康贷”金融产品,实行小康贷与特惠贷享受同等低利率。目前,全市共投放“特惠贷”2667户1.29亿元,贫困户获得利益分红890多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成立农业担保公司和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放贷款4000多万元,为农业龙头企业融资780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瓶颈,带动1200余户产业联结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大力推进“网货下乡,赤货出山”,投入1.2亿元完成“云上赤水”电商综合平台建设,建成农村淘宝、贵农网等农村电商综合平台5个、村级服务站98个,帮助4000多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聚焦民生保障精准发力。强化创业就业保障。开展“一户一人”“雨露计划”等实用技术培训,保障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适用技术。2016年累计解决5000余贫困对象的就业问题,支持300余贫困户自主创业。强化教育医疗扶贫。全面落实“两助三免”资助政策,资助贫困生9883人,实施“助学工程”330人和“圆梦行动”236人。大力实施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探索市医院托管官渡卫生院发展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实现全市乡镇远程诊疗全覆盖。健全实施医疗“三重医疗保障”机制,2016年支出医疗救助资金510.46万元,惠及1926人次,切实防止脱贫群众因病返贫。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健全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动员9200余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对8622人“两无”人员实施政策兜底保障全覆盖。强化特困群体救助。针对全市重点特殊困难人群,通过购买公共服务、土地流转、资源盘活、生活救助等方式,结合乡村道路养护、森林管护、敬老院陪护等社会服务需求,创新开发保洁员、护林员、护理员“三员”岗位,帮助特殊贫困家庭就近就业,以自力更生实现脱贫增收,达到特殊困难家庭帮扶零遗漏、管理零缺位、生活零顾虑、脱贫零掉队的“四零”目标。

赤水富林电子科技公司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问题

脱贫攻坚成效喜人

赤水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的头等民生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进“四化”同步发展,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2016年,全市6个贫困乡镇全部“减贫摘帽”,32个贫困村出列,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1391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14.6%下降至2.72%,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7%,顺利通过了全省同步小康达标验收。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6.14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4.5%;人均GDP完成39809元,增长14.3%;财政总收入完成10.35亿元,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59亿元,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47亿元,增长13.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12亿元,增长21.7%。经济发展综合测评在全省22个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县(市)中排名第5位,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依托“竹、药、醋、鸡、酒”五张特色名片不断做大扶贫产业,实现扶贫产业对贫困人口的100%精准覆盖,为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奠定基础。201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33.24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7.92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群众生活更加幸福。三次产业协调快速发展,群众经营性、财产性、工资性收入明显增加,人居环境大幅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94元,是2013年的1.35倍。

——干部作风显著转变。把脱贫攻坚作为锤炼党员干部党性作风的“大熔炉”、锻炼干部能力的“主战场”、检验干部业绩的“大舞台”, 选派大批年轻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扎根一线,真蹲实驻,真抓实干,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明显增强。市、乡、村三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主动深入基层为帮扶对象精准脱贫谋良策、找出路,实现结对帮扶无缝对接,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营造 “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政治生态。(作者系贵州省赤水市委副书记、市长)(照片由中共赤水市委宣传部、赤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提供)

责任编辑:龚超

只为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广告,发稿等业务 请联系 河北在线业务联系

首页-河北-体育-娱乐-财经-汽车-房产-女性-健康-旅游-科技-教育-传媒-每日邢台-每日保定-邯郸热线-秦皇岛视窗-张家口之窗-唐山网-承德网-廊坊信息港-沧州热线-衡水信息港-石家庄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