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在线-河北-体育-娱乐-财经-汽车-房产-女性-健康-旅游-科技-教育-传媒-每日邢台-每日保定-邯郸热线-秦皇岛视窗-张家口之窗-唐山网-承德网-廊坊信息港-沧州热线-衡水信息港-石家庄在线 Rss
当前位置: 河北在线 > 宁夏天元锰业:争当新旧动能转换示范企业

宁夏天元锰业:争当新旧动能转换示范企业

河北在线 发布时间 2016-04-13 16:16 编辑:系统采集 我要投搞

【核心提示】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是一家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民营企业,是世界最大的电解金属锰生产基地,也是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宁夏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天元锰业下辖12个子公司,资产总额408.62亿元,职工20000多人。经过多年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以冶金、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建材、运输、国际贸易为一体的产业链,废水、废气、废渣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链,余热发电、供热的能源梯级利用链,园区绿化的生态链。

天元锰业被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和两岸四地环保协会授予“杰出环境保护企业奖”,被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连续六年授予“AAA”级信用单位,被国家工信部定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被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为“2015中国企业500强第375位”“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86位”,被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评为“2015中国民营500强第164位”,被中国企业信用评价中心评为“AAA”级信用单位,被宁夏企业100强审定委员会评为“宁夏企业100强首位”。

创新天元,锰业世界的中国高度

无锰不成钢,但“锰”是有色金属中一个小品种,小到连研究领域细而又细的很多科研院所都很少关注。

正因如此,金属锰行业过去一直都是一个“傻大黑粗”的低端行业,在全球也是如此——这种状况直到2010年左右才得到初步改变,标志是中国西北出现了一个年产20万吨的金属锰企业,如今宁夏天元锰业早已声名鹊起,生产能力突破50万吨,占据了中国70%的销售市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宁说:“中国电解金属锰行业始于新世纪前后,源于200系不锈钢的发明。很多大院大所主要关注在钢铁等大行业,因此金属锰行业的科技创新总体比较滞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决定着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效能和可持续性。显然,这个行业需要一个领航者,来补上科技创新的“阿喀琉斯之踵”。

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天元锰业的肩上,天元锰业从2008年开始成立专门的研发机构,几经演变,于2013年成为“技术创新中心”,并先后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办公室、电解锰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贾天将劳模创新工作室五个主要机构,成为全国电解锰产业技术装备最先进、设施最齐全、检测试验手段最完善、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研究开发机构。

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12位院士进站工作,技术创新中心拥有各类技术人员147人。公司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院企合作关系,针对生产中的阳极渣、无铬钝化剂、电解锰生产自动化等瓶颈问题进行科研攻关。

天元锰业专门为科技研发建设了一条小型试验线、一个高标准中型实验室和工业化试验线,为随时投入研究,改进电解锰生产工艺创造了良好条件。

仅2013年以来,天元锰业投入的直接科研经费就达到6980万元,占企业净利润的3.6%。持续地科技投入,不仅让天元锰业成为科技创新的行业高地,更让其成为科技创新的最大获利者。

2013年企业共计完成技改创新项目33项,其中创新项目9项、技改项目24项。技改创新项目总投资536 万元,创新项目投资157万元,技改项目投资379万元。而这些项目的收益则高达8313万元,其中创新项目收益4876万元,技改项目收益3437万元。高达十数倍的投入产出率,让天元锰业对科技创新“上了瘾”、“入了迷”。

未来,天元锰业将抓住“一个基础”,搞好“四个延伸”,重点落实“技术成果产业化转化”。 “一个基础”,即以电解金属锰生产的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为基础;“四个延伸”,向电解金属锰技术研究的“精、深、广、细”四个方面延伸;目标重点则放在“技术成果产业化转化”的落实上。

天元锰业将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为重点,在做大做强电解金属锰主导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互联网+、光伏发电、金融、石墨烯开发、锰酸锂、锂离子电池等产业,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天元锰业是世界最大的电解金属锰生产基地,图为厂区一角

协调天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轮驱动

“感谢危机,让我们和员工紧紧站在了一起。”前不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召开的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天元锰业董事长贾天将说。

当企业遭遇资金链危机,拖欠长达7个月工资,作为职工,你要选择离开?还是继续坚守?

答案是:有人离开,但更多的人选择了坚守。2014年9月至2015年上半年,受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和国家金融政策调整的叠加影响,加之天元锰业330KV变电站供电不及时、矿石积压占用资金大、公司项目建设投入大等不利因素,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难。

那段时间,有亲戚朋友在天元锰业上班的人都知道,工人们会不时借100元、甚至50元,用作伙食费。

“我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天元锰业不会赖我们一分钱。”职工李亚军说。

这种自信来自于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天元锰业也受到了影响。

“正因为我们的职工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地工作,选择坚持在一线,与企业共渡难关,这才有了天元的第二个春天。”危机当中,天元锰业逆势扩张,使产能占据了全球的1/3。

“假如企业只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从文化感召层面去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必然导致企业缺乏后续支撑,从而丧失了做大做强的依托。”天元锰业集团副总经理高学祥以为,以人为本是天元锰业精心倡导的企业文化理念的核心。

就是靠着“以人为本留住人,民主治理尊重人,激励机制鼓励人,团队精神凝结人,关心职工爱护人,创造品牌吸引人,规范治理造就人”的企业文化,天元锰业才能经历一次危机,实现一次跨越。

企业文化凝聚人心,感召着职工以企业为家、为企业着想。在企业开展的民主管理征集合理化建议活动中,有职工自告奋勇解决了培训中心两台投影仪图像融合无缝拼接的问题,降低一半成本,有职工自主研制阴极板清洁器,为企业节省656万元……从基层工人到技术人员,从一线到管理保障人员,调动起了每个人的智慧,涓涓细流、汇成江海。

天元锰业大力推行全员抓安全、全员抓环保、全员参与企业管理活动,通过半军事化管理、5S管理、精细化管理,推行班组建设。

开展“厂兴我荣、厂衰我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党务公开、厂务公开、廉政文化建设,加大企业文化建设软硬件设施建设,使公司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提炼了包括企业精神、企业愿景、企业核心价值观等5条核心理念;制定了员工行为规范、党员干部行为规范、员工日常礼仪;确定了公司司歌、企业logo、“天元红”标准色等标志性要素,使企业标识、统一着装、办公物品,厂区设施、构建物、设备、工艺流程及每个作业场所都体现出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

在企业管理、安全生产、环境治理以及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员工忠于企业、爱护企业、关心企业的意识,全面提升了员工素质,提振了员工士气,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电解金属锰生产线

绿色天元,金属锰清洁生产的世界标杆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毋庸讳言,即使在五六年前,电解金属锰行业的整体环保形象很难说好。

“锰三角”锰渣库溃坝事件带来极大生态危害,锰行业一时“知名度很大”,但“美誉度很差”。

在国外,即使曾经的电解金属锰领军企业也莫不如此。全国锰业技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谭立群说:“我在南非金属锰公司参观的时候,必须戴防毒面具才能进入电解车间,中间还故意取下面具看看氨味大不大,感觉气味确实令人窒息。”

在宁夏天元锰业,当产能从最初的1500吨、到8万吨、再到20万吨、如今已达到50万吨,总资产超过400亿元。在此过程中,环保早已成为这家企业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

“企业不消灭污染,必会被污染所消灭。一个不注重生态环保的企业,不可能做大,更不可能做强。”天元锰业集团董事长贾天将说。

然而,受行业整体环保水平的制约,天元锰业没有现成的环保道路可走,其环保水平与科技创新并肩而行,成为金属锰行业绿色发展的擎旗人。

天元锰业先后投资达21亿元,全面推进废气、废水、废渣综合治理和循环利用,建立了循环利用的治污体系,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废水治理方面,先后投资3.6亿元用于废水治理,配套建设了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车间3个、80万立方米污水收集池1个,铺设了各类污水收集管网、回用水管网,将含锰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生产,实现废水循环利用不外排。

——废气治理方面,先后投资约1.2亿元,在化合工段安装了酸雾吸收塔,产生的酸雾和有害气体经酸雾吸收塔吸收中和后回收作为化合制液原料;在电解车间安装了强制抽风系统,将电解槽面产生的酸雾抽送至回收装置进行中和处理,回收利用;在制酸尾气排放处设置酸雾吸收塔,吸收尾气中未转化的二氧化硫以及尾气中的酸雾;实现废气的循环利用达标排放。

——废渣治理方面,在园区内对锰渣堆场进行硬化,建设挡风墙,粉矿大棚储存,料堆加盖篷布,导流渠和渗滤液收集池,采用了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措施。公司建设年处理200万吨电解锰废渣的锰渣无害化处理及氨氮回收利用项目,投资15.07亿元建设2条日产4500吨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及配套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废渣经无害化处理后用作水泥原料,年消纳园区各类废渣约500万吨,其中年消纳电解金属锰废渣342万吨,有效解决废渣长期堆放造成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实现废渣回收循环利用。

同时,天元锰业依照向前延伸、共栖共生、综合利用、产品多样化的理念,打造循环经济,丰富产品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提高到新的水平。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已形成了产业循环、资源循环、能源循环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铬铁余热发电、硫酸余热发电、水泥余热发电……凡是生产过程有余热产生的环节,都配套余热发电,用于生产和生活用电,最大限度利用热效能,减少热外排。

如今,走进天元锰业三期,现代化工厂的感觉扑面而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宁在参观后感慨地说,天元锰业的工艺和装备水平世界一流,连化合车间都一尘不染,确实颠覆了人们对这个行业的印象。

天元锰业被国家工信部定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2014年9月以来,中卫因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引发环保危机,市委、政府痛定思痛,对辖区企业进行多轮拉网式排查和限期整改。实践证明,天元锰业的环保水平经得起检验。

宁夏天元锰业的目标是建设花园式企业,近年来已栽植各类树木60多万株

开放天元,要素资源全球配置

这是一个处于西北内陆的企业,也是一个全球化程度很高的企业。

每天,平均有一艘载货量超10万吨的货轮满载矿石,从加纳、南非、土耳其等地出发,漂洋过海抵达天津港、连云港。

每月,有两列满载纯度99.9%金属锰产品的专列从中宁火车站出发,通过海铁联运,再次漂洋过海,分销至韩国浦项、日本新日铁、印度塔塔、台湾义联、美国CMC等知名企业。

世界锰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非、乌克兰、加蓬、澳大利亚等地,中国贫锰,锰矿石品位很低,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和贵州,即“锰三角”一带。在天元锰业所在地宁夏中宁,周边不产一吨锰矿石,原料和市场都在几百公里之外。

2000年前后,宁夏曾有三四家金属锰厂,都在很短时间内消失了。由于没有稳定的矿石来源,天元锰业一开始便吃的是“百家饭”,今天在这儿拉一点,明天从那儿拉一点,各种矿石成分差距很大,产品质量也极不稳定。而国内大部分金属锰企业都背靠矿山资源,依靠长距离运输原料的天元锰业在竞争中没有任何优势。

天元锰业便将视线转向了品位更高的国外矿石。然而,国产锰矿石属于碳酸锰矿,可以直接和硫酸反应。而国外锰矿石大多为二氧化锰矿,需要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同时,国外锰矿石的含铁量是国内矿石的三到五倍,除铁也是一个技术性瓶颈。

天元锰业积极和科研院所结成“产学研用”技术联盟,经过艰苦攻关,首创二氧化锰还原技术,二氧化锰还原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92%,解决了国外高品位二氧化锰矿石浸取率低的问题。将传统工艺始终在同一化合罐浸出改为在不同酸度条件下对一次浸出渣进行二次浸出,使浸取时间由原来72小时缩短为24小时,锰矿浸出率达到96%,每年还可减少废渣排放20万吨。

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大量高品位矿石源源不断进入天元锰业的原料堆场。

同样是提取1吨金属锰,国产矿需要8到10吨矿石,而进口矿只需要3吨,劣势因为技术创新而转化成了优势。

新的时期,经济增长已由投资拉动转向开放带动,扩大开放成为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和最大动力。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全力推进“四个宁夏”建设,将开放宁夏摆在首位。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开放中加快发展,在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

2015年9月,宁夏天元锰业集团与香港百灵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香港景津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香港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银川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引入战略合作者和国际资本的天元锰业,加速了全球布局的步伐。

目前,天元锰业已与全球知名矿石贸易商英国联合矿业签订了长达20年的矿石购销合作协议,获得联合矿业锰矿石和铬矿石在中国的独家经营权。去年天元锰业共计进口矿石3700万吨,仅20%用于企业自身生产,80%分销至其他企业。未来,天元锰业将着力打造中国最大、影响东南亚地区的“矿石超市”。

共享天元,非公企业的扶贫样本

2016年3月,当煤炭、钢铁去产能引发的失业潮从各地传来,宁夏天元锰业却一次性逆势招工3000多人。近几天在中午走进企业餐厅,到处都是刚刚参加完培训的“新面孔”。

“这是为即将建成投产的四期电解金属锰生产线储备人力资源。”天元锰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尤文鹏说。

天元锰业职工祝忠说,公司春节前在县城富康广场上成箱成箱向工人发放“红包”的场景,永远定格在他的记忆中。

之所以称为“红包”,是因为这是在工人的工资、奖金全部兑现之后,企业从利润中额外拿出来发给职工,用于工人们孝敬父母和改善生活的资金。

2014年,受经济下行特别是资金链影响,企业也曾迟发工资,但人均工资一直一路看涨:如今大部分企业一线平均工资超过6000元。企业经营形势一转好,决策层       首先想到的是补发职工工资。

为了让已经离职的员工拿到工资,企业想方设法查找他们的个人信息,实在找不到的,便在中宁县劳动监察大队办了专户,把工资打入专户,确保发放。

去年,企业“降成本”,推行绩效考核。很多职工都担心工资下降,结果随着管理优化、效率提高,普通员工月工资普遍增加了一千多元,有的班组长有些月份甚至翻一番多。

今年1月起,企业又在“五险”基础上,为全体员工缴纳公积金,仅此一项,全年新增支出7000多万元。

天元锰业两万名职工中,有一半来自西海固和周边贫困地区。

这两年,很多职工在县城买了楼房,成为这里的“新市民”。厂区职工已有近3000辆小轿车,每10个人中就有1.5辆。

从农民到市民,他们实现了一次社会阶层的转换。但这种转换并非是直线过程。而是经历了在企业这个“中继站”的输送。

和农业生产的自由散漫不同,工业企业讲究流程和规则,这种影响潜移默化。来自宁夏南部山区农村的祁广银的体会是:“企业是一个造就人的地方,过去我抽烟喝     酒,家里东西放的时候乱放,找的时候乱找,现在这些毛病全改掉了。”

相较于各种形式的农民培训机构和课程,天元锰业这个“培训学校”显得最有生命力,最直接,也最有效。在中宁县城上下公交车,只要是天元锰业职工,都有序排队。甚至连走路,也下意识地“两人成行,三人成列”。遵守交通信号灯,不乱扔垃圾……相比过去的农民工形象,他们正在赢得更多的认可和尊重。

天元锰业每年还定期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关爱弱势群体生活等活动,集团党委定期组织班子成员走访党员和职工家庭,先后对136名党员、7000多名职工家属进行了走访,拿出260多万元慰问党员职工家属,拿出800多万元慰问困难职工。

天元锰业以提供就业的方式,有意无意地扮演着社会公益角色。这种植根于市场经济规则的“扶贫”,相较于政府包办扶贫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损耗大、效率低等问题,彰显了更加强大的“造血”生命力。尤其是从根性上杜绝了政府传统扶贫可能产生的“因扶而懒”等负面效应,也不会使被救助者背上道德包袱。

天元锰业倡导的,是一种基于市场公平基础上的奋斗精神,是共建基础上的共享。

天元锰业吸纳2万产业工人就业,一半来自西海固和贫困地区

只为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广告,发稿等业务 请联系 河北在线业务联系

首页-河北-体育-娱乐-财经-汽车-房产-女性-健康-旅游-科技-教育-传媒-每日邢台-每日保定-邯郸热线-秦皇岛视窗-张家口之窗-唐山网-承德网-廊坊信息港-沧州热线-衡水信息港-石家庄在线